近年来,中江县供销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升供销社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全面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在完善治理架构、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为农服务体系等方面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制度保障,县社治理架构不断优化
一是健全“三会”制度。2020年7月28日胜利召开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第八届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章程(修订草案)》;选举产生了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主任、主任;监事会监事、主任,健全我县供销社“三会”制度、优化联合社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理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监督机制。制定《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监事会派驻监事实施办法(试行)》《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监事会“两书一函”工作制度》《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度,让内部监督有制可循。同时逐步将内部审计与监事会工作相结合,在系统企业间开展多次以加强监督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三是优化企管模式。中江县供销社对社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类管理。对于经营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利用综改资金和项目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对于经营困难企业采取引进社会资本盘活老旧资产的方式再次激发企业活力,近五年累计引进社会资本800余万元,改造大型老旧资产6处。同时加强对社有企业的监管和考核,制定《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有企业合同管理办法》《中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有企业商务接待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社有企业发展,推动社有企业提质增效。
二、夯实组织基础,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组建新型村级供销社。立足总社、省社和市社发展要求,构建以村经济组织为核心和主体、村级供销合作社为平台载体、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的“三社”融合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搭建村级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无人机农业植保、配方施肥、农业技术等社会化服务。目前中江县已建立新型村级供销社34家。
二是成立新型镇级供销社。支持县供销社与乡镇合作,通过“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等方式,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级党组织建设协同推进,探索供销社发展新模式。2023年,中江县供销社与会龙镇党委政府整合镇、村资源,共同组建中江县会龙镇数汇农供销合作社,搭建起集金融、组织、企业多方合作的镇级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基层社。中江县供销社积极整合基层供销社存量资产和经营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方合作,建设了一批农资配送中心、商超等服务网点。这些服务网点的建立,不仅恢复了农资、日用品等传统业务,还有效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永太供销社在青市、子金等地改建日用消费品超市,总经营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年销售额达500万元,有效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生活需求。
三、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服务体系更加全面
一是打通菜篮子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中江县供销社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保障民生、服务“三农”的号召,以中江县棉麻总公司为主体,与中江县佳味蔬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分拣配送建设项目,构建智慧农产品城乡流通体系。两司共建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分拣中心、N个小区内无人售卖设备,通过基地直供、高效中转、无人销售等新模式,进一步畅通县域农产品流通渠道,让城区居民随时都能在小区内就能买到新鲜、优质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有效地打通菜篮子供应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搭建农资网络供应服务平台。中江县供销社依托冯店农资配送中心,整合庄稼医院和社区服务社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开发“中江供销农肥通”小程序,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上架小程序,让农民群体仅用一部手机就可以享受农资详尽挑选、订购下单、运输到家、免费售后等一系列服务,进一步提升农资供应质量和效率,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三是构建为农会计服务体系。为解决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企业或团体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问题,探索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服务基层功能新的着力点,中江县供销社成立了中江县金拓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为村集体、农民专合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及基层供销社等提供代理记账、示范社评定、规范化财务管理等服务。目前,村级财务代理记账业务149个村、覆盖全县近一半乡镇,其他业务辐射全县所有乡镇,综合服务对象累计405家,近五年帮助农民专合社项目申报100余次,其服务质量受到用户和各级领导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张小月